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合教务部成功举办第三期“AI智慧课程工作坊”,培训覆盖两校区,共举办线下专场4场,线上18场,累计601名教师参加。
本期工作坊在前两期培训的基础上,首次引入案例分享环节,特邀英语教育学院刘亮星和连希两位教师,结合各自建设AI课程的经验与老师们分享AI赋能教学的效果和体验。刘亮星老师通过“AI赋能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案例,主张将课堂从“知识灌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场域,他强调"人机协同"理念,指出AI是强大的教学助手,但教师的引导、评价与学生自身的知识再加工才是深度学习的关键。现场还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人形象、匿名投屏等工具,有效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与参与感,生动地诠释了如何利用技术构建一个更具交互性与创造性的英语学习共同体。

《营销英语》智慧课程
连希老师围绕《高级英语写作》课程,分享了AI在个性化写作训练与反馈中的应用路径,涵盖了个性化教学、知识库与能力图谱构建、闭环反馈机制及课程动态调整等关键环节。现场着重探讨了AI如何推动写作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向技能训练,促使教师角色向引导者与数据解读者转变,并强调了师生共创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连希老师案例分享现场
培训围绕“雨课堂AI智慧教学平台”的三大核心场景。在课前环节,重点演示了AI课程快速创建、课程知识库构建和智能学伴配置;课中环节展示了AI讲伴的语音互动、实时答疑等智慧功能;课后环节则聚焦智能批改与学伴辅学,助力实现教学全流程的数字化赋能。现场创新应用AI“讲伴”功能,课后生成可视化知识脑图,让培训内容清晰可见。

AI“讲伴”生成课堂总结脑图
参训教师普遍反馈,本期培训“更聚焦、更系统、更贴近实际”,案例教学有效化解了“不知从何入手”的焦虑。工作坊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为构建可复制的“广外AI课程范式”、推动教学质量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