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帮助教师们掌握信息化技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于7月4日下午在北校区第六教学楼B315室举办了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使用培训。商英学院教学副院长彭玲玲,以及来自商英、新闻、东语等7个学院的三十多名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虚拟仿真实验室由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于2017年建成,位于北校区第六教学楼B315。实验室部署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1套,配有教师电脑1台、活动学生椅48把,投影机、中控、音箱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通过VR与实时合成技术实现虚拟情景式教学,也可以通过MR头盔实现沉浸式教学。2019年5月,实验室引进了无线语音教学系统1套,搭配40台平板实现了无线语音教学功能。2019年1月开始,凡需要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教师,均可通过大学教务系统申请使用。

参训教师学习教学软件
本次培训由中心北校区语言实验室组织实施。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了无线语音教学系统培训。其间,参训老师学习了如何使用教学软件来开展语言教学,并接触到了分组互动、智能考评与投屏共享等智慧教室功能。老师们对教学软件及实验设备予以肯定,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教学环节的设想。在培训的第二阶段,老师们观看了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在情景教学中的应用案例,部分老师还体验了虚拟仿真设备和微课录制设备。

参训教师观看教学案例